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綠色經濟,現代製造業,清潔能源,大飛機、海洋工程、智能電網專項,城市軌道交通,民生範圍等新興工業都為工業供應了巨大的擴展機會。但是在這場即將到來的變革面前,中國儀器儀表産業,尤其中小産業卻存在着諸多問題。
諸多跡象表明,中國儀器儀表工業正處在重要的轉型期。這些包括工業産業的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比如在過去幾年裏,民營産業得到巨大擴展,國外知名儀器儀表産業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三資得到快速擴展,本土市場競爭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同時,工業所面臨的形式也發生了重大轉變,比如政府政策,市場需求的變化,特別是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綠色經濟,現代製造業,清潔能源,大飛機、海洋工程、智能電網專項,城市軌道交通,民生範圍等新興工業都為工業供應了巨大的擴展機會。
但是在這場即將到來的變革面前,中國儀器儀表産業,尤其中小産業卻存在着諸多問題。編者在過去一年裏與二十多家來自全國各地儀器儀表中小産業的負責人進行交流。在交談中,大多産業主都意識到工業發生變化,便有意對商品結構、效勞研制、人員配置進行調整,但是真正在展開並起到實效的産業微乎其微。中國的儀器儀表産業擴展與變革缺少了什麼呢?
一、資金。據中國儀器儀表工業協會分析,2011年工業利潤同比增幅在20%,這個增幅放在整個機械工業,也是一份出色的成績,這些分析包括了國有産業、三資産業、民營産業。但是就民營産業而言,由於市場競爭的激烈,利潤有趨近被壓的形式。如何調整工業生態,讓占過半生產總值的民營産業發揮應有的活力,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二、人才。這同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缺高端人才、缺技藝藍領幾乎成了整個裝備製造業焦頭爛額的問題。雖然儀器儀表類專業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其辦學規模大約翻了兩番。呈現出招生和分配兩頭熱的良好狀態,但是卻遠遠跟不上儀器儀表工業擴展的人才缺口。而隨着儀器儀表向虛擬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擴展,各種理工科地交叉將越來越多,這對我國現有培養工業人才的模式將形成巨大的挑戰。
三、管理。這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我們主要探討公司的管理製度。這不是儀器儀表産業所特有的缺陷,中國的民營産業多少都存在着管理的弊端。但是儀器儀表工業作為科技含量較高的産業,對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只高不低。但是我們看到,大部分的産業主都是銷售、或技工等半路出家,缺少對産業的管理認知。也有很多産業通過引進***管理人才進行彌補,而有條件的産業更是選擇上市來反作用産業管理的現代化。很難斷定哪種模式的效用,但是,管理的問題在短期內解決的可能性很小。
全國統一效勞熱線
1551658502615516585026
掃一掃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