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智能化浪潮掀起,智能電網逐漸建設擴展起來。作為終端設備的智能電表,也得以快速推廣和應用,像智能型磁翻板液位計更要如此。令抄核收工作走向自動化、智能化、高效化。但實際上,智能電表普及率仍處低位,推廣並不盡人意,依舊存在多種問題。
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的智能終端設備,除了基本計量性能外,還承擔着雙向數據通信、防竊電等智能化性能,也代表着未來節能型智能電網的擴展方向。
事實上,相比普通電表,智能電表有着不少優勢。其一,無需人工抄表,用戶可自行查詢相關數據。同時,有多種繳費渠道、模式,方便用戶繳費。
其二,智能電表能耗低,可有效控製線損,使用壽命和周期更長,電路系統策劃更科學、合理。其三,智能電表還具有超負荷報警斷電性能,能在剩余電量不足時做出警報。
另外,智能電表的智能性體現在記憶與存儲性能,能夠達成信息、數據的長期存儲,利於供電、用電雙方查詢核對。當然,上述提及的防竊電,也是智能電表的智能化性能之一。
那麼,智能電表有着如此多的優勢,為何沒有得到大範圍推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電表工業擴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智能電表的推廣差強人意,問題主要出在三個方面。
先,安裝不合理。由於智能電表的運行有一定特殊性,要對安裝操作做出特殊處理,而目前智能電表的安裝與配置工作不足,容易導致安裝位置不合理。
其次,RFID預付費智能電表安全訪問缺陷。導致這種缺陷的原因是RFID標簽訪問缺陷和數據通信風險,進而威脅到用戶用電繳費安全。
後,其他問題,包括繳費不便、型號不統一、通訊系統故障風險等。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智能電表的用戶體驗,致使智能電表推廣受阻。
針對上述問題,未來要科學、妥善的進行智能電表安裝。處理好安裝問題,是智能電表推廣應用的前提及基礎,要根據詳細性能特點、性能特征來采取相適應的安裝方式。
對RFID智能電表,則要加強安全防護,可利用好無線信道安全防護技藝、編碼加密技藝等。其他問題的處理,要依據詳細情況製定詳細舉措,例如,繳費不便問題,就要開拓多元化繳費模式。
(原文標題:智能電表推廣不盡人意 實際運行中存在多種問題)
(本文來源:前瞻研究院)
本網頁位置:http://www.hdketang.com
全國統一效勞熱線
1551658502615516585026
掃一掃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