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工業在不斷壯大,更新換代的腳步也隨之加快。對於智能儀器儀表更是如此,你不進步就是退步,適者生存是目前各個工業的生存之道。
目前儀器儀表的智能化,主要以微處理器和人工智慧技藝的擴展與應用為主,包括運用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遺傳演算法、進化計算等技藝,使儀器儀表達成高效、多性能、機動靈活等性能。此外,隨着工廠製造流程連接的嵌入式設備越來越多,透過雲端架構部署控製系統,無疑是當今重要的趨勢之一。在工業自動化範圍,隨着應用和效勞向雲端運算轉移,資料和運算位置的主要模式都已經被改變了,由此也給嵌入式設備範圍帶來了顛覆性變革。未來,雲端運算將可供應完整的系統和效勞,生產設備將不再是過去單一而獨立的個體。一旦完成連線,一切製造規則都可能會改變。此外,工業通信無線化也是當前智能化工廠探討比較熱烈的問題。專家分析,全球工廠自動化的無線通訊系統應用,每年將增加約40%.隨着無線技藝日益普及,各家供應商正在供應一系列軟硬件技藝,協助在商品中增加通信性能。專家認為,無線技藝雖然在實施便利性方面,對比有線技藝具有相當的優勢,但無線技藝目前的完善、可靠性、確定性與即時性、相容性等還有待加強和完善。
中國已加入WTO,玻璃板液位計的關稅會進一步下調,國外産業將加快進入中國市場。而要在與外資産業的競爭中獲勝,中國産業必須把好“技藝關”,加快自己技藝進步的步伐。
國產液位計與進口商品的差距顯著,原因在哪裏?根據有關分析,除了國內産業商品總體品質落後於進口商品外,缺乏政策保護也是造成國內市場上進口商品風光獨好的因素。而更深層次的內在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在高技藝含量的自動化儀表及系統、科學測試儀器、傳感器元器件等範圍裏,參與競爭的主要是引進、合資的商品。在引進、合資、國產化過程中,國內産業缺乏對商品關鍵技藝的研究,不能獨立地對商品進行升級換代,重復引進狀況嚴重。
根據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儀器儀表在世界上還處於中低檔水平,其生產狀態也不是特別的好。一般檔次比較高、規模比較大的儀器設備幾乎都是依賴於進口的,中檔零部件和很多比較重要的原件同樣是進口的。國外公司占有國內市場60%以上的份額。而國產分析儀器占全球市場份額不到千分之三。磁浮球液位計市場將成為儀器儀表的主宰,所以我們要更加沒努力來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來源於:互聯網
全國統一效勞熱線
1551658502615516585026
掃一掃 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