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定位
新鄉市恒冠儀表有限公司

新聞信息

首頁 > 新聞信息
我國物聯網產業現狀:市場爆發有待培育
發布時間:2016-09-27   浏覽:2377次

  我國已形成基本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部分範圍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網絡通信相關技藝和產業幫助能力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傳感器、RFID等感知端製造產業、高端軟件和集成效勞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大。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軟件與集成效勞等產業雖已有較大規模,但真正與物聯網相關的設備和效勞尚在起步。

  我國已形成基本齊全的物聯網產業體系,部分範圍已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網絡通信相關技藝和產業幫助能力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傳感器、RFID等感知端製造產業、高端軟件和集成效勞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大。儀器儀表、嵌入式系統、軟件與集成效勞等產業雖已有較大規模,但真正與物聯網相關的設備和效勞尚在起步。

  我國已形成了較完整的敏感元件與傳感器產業,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我國形成了RFID低頻和高頻的完整產業鏈以及以京、滬、粵為主的空間布局,2009年市場規模達到85億元並成為全球第3大市場。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連續多年達成20%以上的增長,2009年產值超過5000億元,産業數量為5000多個,小型産業數量占比達到90%。

  在物聯網網絡通信效勞業範圍,我國物聯網M2M網絡效勞保持高速增長勢頭,目前M2M終端數已超過1000萬,年均增長率超過80%,應用範圍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環保、交通運輸、公共事業、農業效勞、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旅遊等多個範圍,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快速擴展,預計“十二五”期間將突破億級。三大電信産業在資源配置方面積籌備,加緊建設M2M管理平臺並推出終端通信協議標準,以推進M2M業務擴展。國內通信模塊廠商擴展較為成熟,正依托現有優勢向物聯網範圍擴展。國內M2M終端傳感器及芯片廠商規模相對較小,處於起步階段。盡管我國在物聯網相關通信效勞範圍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應在M2M通信網絡技藝、認知無線電和環境感知技藝、傳感器與通信集成終端、RFID與通信集成終端、物聯網網關等方面提升效勞能力和效勞水平。

  在物聯網應用基礎設施效勞業範圍,雖然不是所有雲計算產業都可納入物聯網產業範疇,但雲計算是物聯網應用基礎設施效勞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也將大大推動雲計算效勞擴展。國內雲計算商業效勞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規模,而真正具有雲計算意義的IaaS和PaaS商業效勞還未開展。目前,我國在雲計算效勞的基礎設施(IDC核心)建設、雲計算軟硬件產業幫助和超大規模雲計算效勞的核心技藝方面與發達存在差距。雲安全方面,我國産業具有一定的特點和優勢。隨着物聯網應用的規模推進、互聯網快速擴展和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雲計算效勞將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十二五”期間將呈現快速擴展態勢。

  在物聯網相關信息處理與數據效勞業範圍,信息處理與數據分析的關鍵技藝主要是數據庫與商業智能。我國數據庫產業非常薄弱,知名産業只有三四家,只占國內市場10%左右的份額。商業智能(BI)範圍我國雖然技藝相對落後,但已形成了一定規模,國內現有BI廠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場仍由國際廠商壟斷。整體而言,我國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庫商品、BI商品和掌握關鍵技藝的軟件産業少,產業鏈不完整,缺乏商品線完整、軟硬結合、競爭力強的國際産業。

  在物聯網應用效勞業範圍,整體上我國物聯網應用效勞業尚未成形,已有物聯網應用大多是各工業或産業的內部化效勞,未形成社會化、商業化的效勞業,外部化的物聯網應用效勞業還需一個較長時期的市場培育,並需突破成本、安全、工業壁壘等一系列製約。

  綜上所述,我國尚未形成真正意義的物聯網產業形態和爆發點,物聯網有形成巨大市場的潛力,但潛在空間轉化為現實市場還需要較長時間培育,關鍵點是通過技藝和應用創新形成新興業態和新增市場。我們預計,“十二五”期末我國物聯網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5000多億元規模,而真正可能形成萬億元級規模的時間節點預計在“十三五”後期。

  


  • 聯絡我們
  • 位置: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南街93號
  • 話機:0373-7298619
  • 郵箱:hengguanyibiao@163.com
版權所有 新鄉市恒冠儀表有限公司 備案號:豫ICP備11013264號-2